兩岸史話-張景月─抗日游擊隊的典範
▲抗戰時期國軍配備簡陋,部分軍人仍穿草鞋,難與日軍抗衡。(台北市文化藝術促進協會提供)
▲抗戰時期小學生接受愛國教育。(取自網路)
▲日本在華實行殘無人性的「三光政策」。圖為日軍在華大肆搜捕青壯年進行屠殺。(取自網路)
|
日軍初期占領山東,均為配備新式武器之機械化部隊,而游擊隊僅有步槍、手榴彈、與布鞋,根本無法與日軍正面對抗。
1940年,德、義、日形成聯盟,擬訂征服世界的美夢,在這項政策下,日本首先實行「南進政策」,負責進攻菲、越、泰、印尼、星、馬、緬、印等國,並準備偷襲珍珠港與美宣戰。但日本國力衰敗,無力實行這項計畫,日本軍部乃決定「以戰養戰」,決議在華實行殘無人性的「三光政策」,即「殺光支那人,搶光支那人的財產,燒光支那人的房屋!」
這種恐怖殘酷的政策,本人曾親臨其境,眼看美麗的村莊,一個一個燒光,橫屍遍野,遍地哀嚎,成人不見,少年亦被擄去,悲慘情形,已成人間煉獄!當時我僅14歲,為了生存,亦毅然參加游擊隊的少年工作隊,擔任通信、除奸與防毒工作。在這種情形下,要活命,只有參加游擊隊,因之張景月部又迅速增加到3萬人,成為山東游擊隊的主力。
智取降低犧牲
日本之「三光政策」造成人民之極大痛苦,張景月對抗日軍,乃採取了下列大膽對策。張景月所轄地區,均為黃河出口與渤海南岸之大平原,連丘陵地帶都沒有。日軍初期占領山東,均為配備新式武器之機械化部隊,而游擊隊僅有步槍、手榴彈、與布鞋,根本無法與日軍正面對抗。只有隱藏農村,俟日軍進入村莊時予以伏擊。並以巷戰狙擊敵人。這種戰法,不僅均有傷亡,而人民更加痛苦。
1938年,為集中兵力進攻武漢,在山東之日軍,大批調往華中。1940年,日軍為進攻南洋諸國以及密謀偷襲珍珠港,致山東日軍又大量調走,因之張景月對抗日軍之策略乃有下列重要措施:
一、普遍建立地下交通網,改變對日作戰方式。因轄區一片平原,游擊隊無法對抗日軍之優勢,以農村與日軍進行巷戰,更增加無辜人民之痛苦。為了生存,乃動員大量民伕,不分男女老幼,不分晝夜,將轄區主要道路,完全挖掘成深1.5公尺,寬1.2公尺,與形狀略帶彎曲的戰壕,並每100公尺兩側設有掩體之射擊孔,以便伏擊日軍。主要戰壕上面均加掩蓋,便於游擊隊隱藏。
這樣工程浩大,我雖年幼,亦曾參與這項建設。工程完成後,轄區地下四通八達,大大增加游擊隊的活動空間,克服了平原游擊隊的缺點,並有效削弱了日軍的優勢與機械化部隊的活動。自此以後,日軍不敢輕易出動,必須集結大批軍力,才敢出動「清鄉」。
二、建立固定司令部,與日軍實行陣地戰。自地下戰壕交通網完成後,游擊隊之戰力大增,而日軍則相對失去優勢。張景月乃採大膽措施,決定在壽光北區尚家庄建立山東保安第三師固定總部,該村有一千多戶人家,其左右3、4華里處,並有壘村與孫雲梓兩個大村,三者可相互支援,形成犄角之勢。
三村城牆均高數丈,有寬闊之護城河,河床密布鐵絲網,其周圍並密布地雷。三村城門,均設吊橋,平時可安全通行,戰事收起,阻絕交通。城門內外,均有戰壕維護。三村內部,除地上軍事設施外,並全部地下化。三村之間,地下亦有廣闊之密道相通,以便相互支援。總部周圍10華里,則密布附有射擊掩體之戰壕,如日軍進攻,戰壕則廣布游擊隊,實行伏擊。日軍前進,必須先越過這些戰壕,通過無數伏擊,才能接近尚家庄總部。
固定總部設立後,日軍曾有6次進攻,每次均動員敵偽軍萬餘人,配備大炮與坦克車,戰況激烈,但因戰壕密布,城防堅固,敵明我暗,致敵人始終未能越雷池一步。其最後一次,日軍以大炮掩護戰車進攻,逼近城下,企圖攻入城內,但一輛坦克墜入戰壕,而被游擊隊以手榴彈投入戰車展望孔而被擊毀,其最高一位少將指揮官亦於此役中陣亡。
1944年,日軍決意以坦克、飛機與毒氣消滅游擊隊。張景月因早獲情報,為減輕重大傷亡,乃將部隊化整為零,撤出尚家庄。日軍進入總部,並無所獲。俟日軍撤走後,總部迅速恢復舊觀,安定如常。
三、部隊、機關、學校,懸掛青天白日滿地紅之國旗,並規定部隊均穿制服,以示對抗日軍侵略之決心。這種大膽行為,贏得山東各地游擊隊之尊敬。
遠見令人感佩
四、普遍設立學校,實行戰時教育。抗戰初期,日軍經常實行「清鄉」,學校均已關閉。1940年,情勢好轉,學校逐漸恢復,並設立壽光中學。但因戰時,學校並無定所,設備簡陋,通常學生只有10餘人。又因日軍勢力仍在,致經常跑「警報」,老師常帶學生到寺廟與樹林中上課。1941年,太平洋戰爭爆發,大批日軍調走,情勢更為安定,張景月乃於寒橋建立壽光中學永久校址,並設6個分校,共有學生兩千多人,隨後改為山東省立第十五聯中。
因在戰時,校名、校址不斷更換,我讀了6個小學、5個中學,都沒有畢業。但若沒有這些戰時學校,我將無法完成大學教育。張景月出身農民,後為游擊隊領袖,在惡劣環境下,與日軍晝夜拚鬥,但仍延聘優良師資,推行戰時教育,培養人才,這種遠見,非常令人感佩!(待續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