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
【yam蕃薯藤新聞專欄】21世紀台灣的化外之地
140年前(1874年),台灣發生了「牡丹社事件」,牡丹社事件是日本侵華奪台野心的初次顯露,清廷為了因應日本的侵略,迫於無奈的打破了過往與台灣先住民的基本和睦關係,推動開山撫番將先住民同胞納入管理。事件發生後日本政府外務卿副島種臣質疑清朝政府的處理方式,當時清朝負責的大臣回答副島「生番係我化外之民,問罪與否,聽憑貴國辦理」,使日方有藉口出兵討伐所謂的「無主番界」。
其實「化外之民」這句話本沒有錯,因為漢人來到台灣開墾,與先住民基本上維持著穩定的關係,清朝只管理漢人居住之地,對於先住民大體上並未多加干涉。直到牡丹社事件發生後,清廷看穿了日本有意南下侵吞台灣的野心,不得以只得將先住民納入管理,可見清廷對台灣的重視。批評者只談清朝的無能,不看日本侵略中國奪取台灣的野心,對清廷並不公道。
有趣的是,我們以為進到了21世紀,台灣應該沒有化外之地才對,但事實上在台灣至今仍有一片「化外淨土」,那就是全台各地的大學。前陣子教育部長蔣偉寧,因其學生陳震武論文涉及舞弊甚至抄襲等問題,被迫請辭下台,社會大眾這才驚覺,原來學術界的問題還真臭不可聞。但為何台灣的學術界弊病叢生,卻無法可管呢?壞就壞在這些大學,正是當今台灣的化外之地。 大學教育是台灣所有發展中,發展的最畸形的一項,當年李遠哲等人倡議教改時,有人認為台灣的大學太少了,所以要「廣設大學」,於是利用各種政府的補助方案,鼓勵大學遍地開花,結果大學如雨後春筍般生出。
鞋者們建立起自己的龐大帝國後,又搞了個「教授治校」,美其名是尊重學術自主,結果卻是讓外界難以插手學界的黑幕,於是「教育布」罩起,教授們拉幫結派、結黨營私,學霸與學閥佔據校園,研究生沒跟對教授,畢了業只能去做游牧民族當流浪教師。
此外,學校國際排名的提升,被視為成功的學校管理,因此又利用評鑑制度,要求各學校必須衝高論文數量。捶頭釘釘子,釘子釘木板,上頭說要繳論文,學校就逼教授交論文,論文的數量同時也是教授升等的依據,教授吃不消就再往下壓榨研究生,論文印製工廠的生產線就此完成,台灣各大學從上到下莫不為論文瘋狂「趕工」。就是在這樣不正常的體制下,也才會有陳震遠教授,為求升等不擇手段,可以一句話引用自己87篇論文的情況產生。
回首如今台灣弊病叢生的大學校園,與其讓一群根本不懂如何經營學校的教授來治校,聘用的研究助理還搞不清楚,究竟是在做研究還是跑去幫忙佔領立法院,何不乾脆趁此機會「開校輔教」,直接派任專業的管理人員進駐校園,徹底檢討現行的大學制度,將大學教育好好整頓一番,教授們就回歸教研本務,可能是解決台灣大學教育問題的好辦法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