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7月10日 星期一

淞滬會戰真相

昨天看到程嘉文大哥與高凌雲大哥,在討論淞滬會戰,內容實在太精彩了,特收錄於下: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以下轉貼自程嘉文大哥:

淞滬會戰打了三個月,國軍死了20萬人。從蔣緯國到郝柏村,都很愛講此役是吸引日軍改變攻擊軸線,由南下改為西上,讓敵入我圈套中......

老實說,這實在吹牛居多。

中日戰爭其實是雙方都不想打、至少沒人期望它變成長期的全面戰爭。日本激進軍人急著侵略中國,但壓根也沒想到要把整個中國滅亡,搞出盧溝橋事變,只是想進一步讓華北「地位特殊化」。

至於所謂「三月亡華」,其實屬於政戰局文宣處的業務,不是戰略規劃司....(哈哈)

當時日本有沒有征服中國的大戰略?其實根本沒有。「日軍打算循平漢鐵路南下,把中國迅速切成東西兩半」,根本是緯國先生留學德國,看了希里芬計畫之後自己發夢。

若要說當時日本軍人的心態,比較像是看到美女,就精蟲衝腦想上床,完全只顧眼下爽,至於人家懷孕了要你負責怎麼辦,根本壓根沒想到。

國府決定在上海主動開打,一開始也沒有偉大的「轉移敵人攻擊方向」理由,而是因為上海是國際大城,日本在當地駐軍不多,因此調集精銳,決定在各國面前給日本人一點顏色看。

沒想到,即使最精銳的36、87、88師,也還是啃不下日本人,然後就是雙方卯起來派兵投入,把上海變成不停吃人的血肉磨坊。

對國府來說,因為不放棄國際介入調停,所以不停派部隊去填無底洞,說什麼也要在世界櫥窗拚到底。一直打到十月,日軍從金山衛登陸,國軍後路面臨被抄,只好全面撤退。

國軍放棄上海,明顯是潰敗式的撤退,絕非有條不紊的轉進。京滬之間經營多年的防禦工事,根本沒有發揮效果,一路敗到南京失守為止。

如果國府真的早有「誘敵西上」,不惜以國都為餌的規劃,那麼上海不該打到三個月,不該把過去幾年攢下的本錢全砸上,應該主動退卻到一條條國防線上逐次抵抗,應該提早把更多的工廠設施遷往後方....

當然,因為日本也沒有戰略規劃,所以既然上海開闢了新戰場,而且打贏了,也就一路往上打,把南京占領,再發動一場姦淫燒殺,藉此想懾服中國。但若說這是我方蓄意改變日軍攻擊軸線,實在也太窮開心了一點。

好像是說,國民黨2016輸得這麼慘,其實是為了要證明蔡英文與民進黨根本不會治國,所謂覺醒青年都是繡花枕頭.........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以下轉貼自高凌雲大哥:

從日本方面史料看來,日本動員後備軍人投入中國戰場,但沒有調動戰力更好的關東軍,仍是把蘇聯當頭號敵人,淞滬戰場日軍起初有輕敵之嫌,日軍也不想快速解決中國戰場的問題,但就是被拖住了,這有點像是後來美國人的越戰,本來只是派軍機來,為了保護軍機,要派陸戰隊,陸戰隊要巡邏,保護基地安全,軍事衝突就越來越大,最後不可收拾。

但是在上海發動戰爭,主要還是南京政府在上海周邊有戰場經營,加上國民黨力量不及於北方,但對南方的控制力還是有的,故選擇在這個國際大城市展開會戰,思考也不能說不對,尤其蔣介石期待九國公約介入,上海有西方國家力量,正好呼應,只是缺乏全盤戰略規畫,部隊逐次投入,未能一鼓作氣將日軍趕下海,戰役初期,日方是很有壓力的,因為數量對比差很多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