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

司法果然是倭奴開的

砍日本銅像的頭(必須是日本的才有此待遇)要成立專案小組,砸毀日本石犬要收押禁見,鬼島司法果然是倭奴開的!


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

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

我何來「回黨」之有?

老是有人要我回國民黨,實在讓人非常厭煩,我從來沒加入過國民黨,何來「回黨」之有?

更何況我對連自己是中國人都不敢承認,整天只會喊要重新執政,但給你執政你能幹啥也說不出來,只想圖個一畝三分地,苟且偷生偏安一隅的政黨,一點興趣也沒有!

革命就是沙裡淘金

有些人說新黨的過去成員,那些變了、那些又走了…。我只想說大浪淘沙,堅持理想、堅持走在革命的道路上,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因此,沒有堅定的理念,沒有徹底的覺悟,不必浪費時間來走這條路!

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

好傻,好天真

本不想談國民黨選後的相關問題(因為與我無關),但有網友來要我去跟柱姐說,可以成立國民黨的新潮流,我只好來回答這個問題。任何今天在提成立類新潮流系,或是如何在黨內制衡黨主席的人,我只想到五個字:好傻,好天真!

有這樣想法的人,不是政治大外行,就是自己騙自己,不然就是別有用心。國民黨能成立新潮流還會有今天嗎?當年的新國民黨連線,那個不是黨內的菁英戰將一時之選,還不照樣被李登輝一個一個鬥掉,逼不得以才出走成立新黨。

洪秀柱都可以被換柱,被從主席位子上硬扯下來了,還有那個傻屌幹不掉,還有那個二貨敢跟黨中央對幹的?拜託,別耍笨了好嗎!


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

黨魂一直都在

很多朋友對國民黨喪失了黨魂感到非常難過,說國民黨死了,其實黨魂早在1993年就離開了,這些年來黨魂一直都在,只是你們過去都嫌他小,不願正眼看他而已!

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的,選前與選後許多反應,再次驗證了我之前說的,絕大多數的所謂國民黨人不過是群「圖騰主義者」,他們根本不在乎創黨精神是什麼,只是愛那個圖騰與徽章而已!


2017年5月16日 星期二

這次專訪郭大哥,目的是希望郭大哥能講出他在節目上無法說的話,你或許不喜歡郭大哥的言詞,但他所說的東西許多都是要告訴你基本的法律常識。例如說性侵沒抓到就是合法,談的是無罪推定原則;此外,在鬼島媒體只顧收視不顧事實的渲染下,你更必須知道以下法律知識,1.被告不必自證己罪、2.自白不能是唯一的證據。如果大家都具備了這樣的幾項法律基本常識,就不容易被媒體所誤導,製造更多的冤錯假案。

而細推林奕含事件的整起過程,可以發現有太多人在利用她,而大多數的媒體只斷章取義片面報導,只為了塑造悲情好賺取收視率。林奕含自己曾多次強調「她不是房思琪」,在她的獨白全文中還說「李國華身為小說的角色,在現實生活中有個原型,這原型是我所認識的一個老師(一般媒體只摘錄到這,就說指的就是陳星),也許有的人看得出來,這個現實生活中的人物他也有個原型,也許有人想得到,這個原型就是胡蘭成。所以,李國華是胡蘭成縮水了又縮水了的贗品,李國華的原型的原型就是胡蘭成。」由此可見李國華可能是多人混合而成的角色,因此怎能以小說內容就來斷定誰是李國華?

法律是道德的最後底線,倘若我們看事情不講法,只講個人感覺與觀感問題,那就是我們自己創造了這個理盲又濫情的世界,而整個社會也因此永遠不會有是非、不會有正義。


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

郭冠英為何令人厭惡?

郭冠英為何令人厭惡?因為他不只是說出了國王沒穿衣服,而是指出了你們這些作秀政客、炒作爛媒、圍觀鄉民也通通沒穿衣服,讓自以為正義者顏面盡失,因此對他惱羞成怒!

其實女作家事件如果符合以下3點中的任何一點,這件事都不會炒作起來:
1.女作家長的很醜。
2.陳國星老師不是藍的是深綠。
3.女作家的家庭不是深綠。

整起事件的荒謬在於,一個自殺憂鬱症患者的小說,為何能成為證據?整起事件最後在法律上可能很難成案,為何可以如此渲染?

昨天陳國星現身說法,被很多人批評「撒謊」,那我就不懂法律為何還要有「無罪推定」,為何要有「被告有不自證己罪之權利」的規定?一切但憑「社會觀感不佳」來判案,那我們要法律幹啥?

說穿了,女作家事件就是洪仲丘事件的翻版,只是鬼島政客、爛媒,作秀與炒作收視率的爛招而已!如果一個人被疑似「誘姦」如此嚴重,為何一群人被集體強姦卻莫不作聲?

民進黨與蔡政府公然欺騙勞工搞了一例一休,怎不見鬼島鄉民炒作、聲討?民進黨與蔡政府公然欺騙青年可以解決低薪,怎不見鬼島鄉民炒作、聲討?這證實了「一個人被疑似誘姦是個悲劇,689萬4,744人被集體強姦只是個統計數據」這個不變的真理。

向勇者郭大俠致敬,他在「鬼島妖風大,嶼小王八多」的地方,敢於說真話,敢於「橫眉冷對千夫指」!


2017年5月8日 星期一

2017年5月2日 星期二

《觀察》雜誌文章─從八田與一「斷頭」談媚日史觀


八田與一銅像慘遭「斷頭」是4月16號各大媒體的即時新聞。其實當各地的蔣公銅像被獨派人士「斬首」,法治又無法遏止時,難免會有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。我們該探究的是,為什麼連藍營都有人推崇八田與一。

許多人推崇八田與一的原因,是說他「只是個工程師」、「他的建設造福台灣人」、「台灣人該承認日本對台也有貢獻」、「他沒有殺台灣人」、「他熱愛台灣」…等等光怪陸離的讚美。其中尤以親自為八田紀念園區剪綵,時任總統的馬英九最具爭議性。

馬英九去祭拜八田與一,或許就是外省原罪心結所驅使出來的行為
藍營不該向媚日歷史投降
為什麼說馬最具爭議性呢?因為獨派要「去中國化」,會選擇崇拜八田非常正常,可馬英九身為藍營的指標性人物,拿香跟拜綠營的本土論述,倒置的結果也就造成藍營史觀的錯亂。許多人都說藍營的失敗,就在喪失了話語權。但究竟什麼是「話語權」呢?「話語權」簡單講就是歷史論述。有歷史論述的政黨,才知道怎樣向支持者講述自己的歷史,怎樣訴說自己的英雄人物。所以,取得歷史話語權,就等於取得道德制高點、歷史正當性。

可惜多數藍營的人,特別是那些被「外省原罪」凌遲的外省青年,他們在面對綠營「本土化論述」的衝擊下不知所措,自己的政黨成了「外來政權」、原本崇拜的英雄人物成了「殺人魔王」,一切過去的價值在他們心裡徹底崩潰,部分意志不堅者便向獨派論述靠攏。馬英九去祭拜八田與一,或許就是這種外省原罪心結驅使出來的行為。

馬英九不是沒做好事,只是與他所有做的好事一樣,最後都是半途而廢功敗垂成
藍營缺乏台灣史觀
持平來說,馬英九的台灣史觀也不是只有八田與一而已,在幕僚學者的建議下,馬英九曾將「台灣的孫中山—蔣渭水」大大推崇了一番。2005年,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,在紀念台灣光復一甲子的活動中,將蔣渭水的巨像懸掛在國民黨中央黨部的外牆上,表達對蔣渭水的景仰和繼承他的愛國主義傳統。只是這次的努力最後半途而廢。

首先,過去國民黨從未重視過蔣渭水,國民黨人只知「人類的救星—蔣中正」,根本沒有人知道誰是「台灣的孫中山—蔣渭水」。況且國民黨在紀念活動辦完後,並無後續相關活動繼續推廣,馬本人後來也不常提起蔣渭水,所以根本不可能將蔣渭水的形象深植入支持者的腦海。更糟的是,馬英九這邊才紀念完蔣渭水,那邊就跑去向日本殖民幫兇八田與一獻花致敬,這種行為好比將納粹大屠殺紀念館與希特勒紀念堂,擺在一起「功過並陳」,導致藍營台灣史觀大錯亂,企圖建構國民黨本土論述的努力,自然也就無疾而終了。

蔣渭水的奮鬥史,就是孫中山思想流傳到台灣的在地化與本土化。
蔣渭水才值得被人尊敬
蔣渭水,一個被台灣長期遺忘的本土民族主義者,他的一生就是台灣人民追尋中國人認同、追尋孫中山思想,並且渴望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的最佳表率。

1921年蔣渭水創立「台灣文化協會」,展開了一系列的民權啟蒙運動,例如邀請《台灣通史》的作者連橫,主講台灣歷史和漢文,而身為醫生的蔣渭水也親自主講公共衛生。在推動中華歷史、文化之後,文化協會逐漸發展至政治議題,包括蔣渭水在內的文化協會成員,參與了「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」,結果遭到日本殖民者以違反《治安警察法》為由鎮壓,蔣渭水等人因此被判四個月的有期徒刑,這便是著名的「治警事件」。

蔣渭水並未因「治警事件」的打擊而氣餒,他在自己行醫的大安醫院旁,開設文化書局販售當代先進思潮書籍,1927年更成立台灣民眾黨,這是台灣第一個現代化政黨,黨旗最早為仿中國國民黨黨旗的「上青下紅中央白日」,後改為仿中華民國國旗的三星黨旗,目的就是要為台灣民眾爭取地方自治與言論自由。

蔣渭水的奮鬥史,代表孫中山在中國大陸所推動的革命、推動的三民主義,也引起許多台灣人的共鳴。蔣渭水繼承了孫中山的思想,將爭取民族、民權、民生的思潮在台灣散播,這就是孫中山思想的在地化與本土化。因此,藍營應該高舉孫中山與蔣渭水的旗幟,告訴台灣人民:從孫中山到蔣渭水,代表的是台灣人希望祖國強大,希望回歸中國的思想脈絡,而今天的統一運動正是繼承了這條先民遺志的光榮道路。唯有這樣,藍營才不會在面對獨派的本土論述時,被打得七葷八素、丟盔卸甲,也才能與獨派的媚日史觀正面對抗,將台灣導回正軌上。

文章來源:《觀察》雜誌

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

《觀察》雜誌文章─劫後少年如何不再悲情


《拆彈少年》電影告訴我們:戰敗國的人民必須為發動戰爭負起責任
《拆彈少年》電影告訴我們:戰敗國的人民必須為發動戰爭負責,不論這責任合不合理,但在台灣,很多自稱日本為祖國的台灣人卻從未為日本侵略台灣負起責任。

今年春節台北上映了一部電影《拆彈少年》,電影的時空背景是是1945年納粹德國戰敗,德軍撤出占領五年的丹麥,但因丹麥西海岸在二戰期間被德國埋設了兩百餘萬枚地雷,至少有兩千名德國戰俘被迫留下來清理地雷,而其中將近一半落得喪命或殘廢。劇情則是描述丹麥軍隊中士卡爾接受長官指令,帶著一批十幾歲的德國戰俘,執行清理地雷任務。卡爾中士親眼目睹這批德國青少年,冒著生命危險徒手清除地雷,更有人因此喪失了寶貴的生命,這讓卡爾中士從一開始的厭惡,逐漸轉變為對這些孩子們的同情,甚至跟他們成了朋友。

這部電影呈現出了戰爭的另外一面,那就是戰敗國的人民必須為發動戰爭而負起責任,不論這責任究竟有多麼的不合理。但二戰後的世界,有一群事後自稱戰敗國的人居然逃避了該負的責任,這群人就是自稱祖國是日本的台灣人。

槍殺兩名盟軍戰俘的台籍監視員柯景星(右),因為日籍軍曹杉田鶴雄承認是他下令行刑,「台籍監視員只是奉命行事」,因此逃過一死。但其他被起訴的台籍監視員就沒這麼幸運了,在日籍長官推諉,日本辯護律師不發一言的情況下,沒有答辯機會,統統判刑。
獨派選擇性遺忘罪刑
由於《開羅宣言》明示台灣是中國的領土,因此絕大多數台灣人在二戰結束時成了戰勝國人民,不必面對戰敗國需負的戰爭責任,只有極少數台籍日本兵因戰時的罪刑遭到起訴與判刑。據統計,有26名台籍日本兵,因虐待戰俘,被盟軍國際審判庭判決死刑,而處監禁勞役者則達175人之多。

其中,獨派大力吹捧的,便是被列為戰犯判處死刑駐爪哇茂物(英文名Bogor,日文名ボゴール,位於印尼爪哇島西爪哇省的城市)第16軍憲兵隊翻譯,名為董長雄(日名:玉峯長雄)的台籍日本兵,他之所以被獨派所傳頌是因為他所寫的遺書。多數的網站上只轉載了董長雄遺書的片段,其中他寫到「我是台灣人…我是為了日本,遵守始終一貫的信念來戰鬥。如今國籍雖有變更,但我仍想以日本軍人身分走向另一個國度。」這段話被獨派大肆渲染,表達台灣人多想當日本人的渴望,只是遺書的其他片段卻不見獨派翻譯轉載。

在遺書裡董長雄提到,「若し叩いた蹴ったの行為が悪いにしても」,這段話的意思是說「如果打人、踹人算是惡劣行為的話」,在這裡,董長雄承認他在茂物憲兵隊任職期間,曾有打人、踹人的惡行。而在網路上搜尋到有關「茂物憲兵隊事件」的介紹中,董長雄等人被起訴的理由,主要是因為在1942年3月到1945年的9月間,虐待茂物憲兵隊的收容人,虐待行為包括有毆打、用點燃的香菸燙收容人、灌水、故意讓收容人挨餓、不給予藥物、將過多的收容人關在一起,使其長時間處於無法伸展肢體的狀態,讓收容人身心飽受極大的痛苦。因為以上種種虐待暴行,憲兵隊長勝村良雄少佐、軍屬百田昌司及翻譯董長雄,被盟軍法庭判處死刑。

台獨老兵許昭榮台獨夢碎,最後選擇自焚身亡。
有強大祖國才無悲情台人
董長雄自始至終都不認為自己虐待他人有什麼錯,只認為自己是因為戰敗才遭到報復,他的遺書從未交到家屬手上,在遺書中董提到「大日本帝國若能復興,期望日本政府能給我兒子有接受日本教育的機會」,結果董太太窮困潦倒家徒四壁,而日本政府也從未關照過董的兒子。一心想做日本人的董長雄,最後換得的是日本對他遺願的不聞不問,這就是國際的現實與無情,因為對日本人來說,你不是日本軍人,你不過是被用完即丟的免洗「軍需品」而已。

董長雄與許多台籍日本兵的例子發人深省。首先,日本在台執行的同化與皇民化政策,確實影響了一批台灣人,他們為了取得日本殖民者的信任,所作所為往往比日本人更殘暴,這與今天許多獨派外省人的惡劣行徑如出一轍。而否認皇民化教育造成光復後本省人與外省人之間的衝突,是不客觀、不實事求是的偏差看法。將來兩岸統一後,如何治理長期分治的台灣,同樣必須面對這個問題。

一生都在為台籍日本兵權益奔走,且大力支持台獨運動的老兵許昭榮,在眼見民進黨執政了八年,他所渴望的「台灣人尊嚴」還是要不回後,2008年5月20日,選擇在高雄旗津風車公園「台灣無名戰士紀念碑」前自焚身亡。台獨夢碎的許昭榮,說明想透過台獨來終止台灣人的悲情,是一條不可能的道路。台灣人只有認清自己原本真實的身分是中國人,才能劫後餘生,不受戰敗國責任的拖累;只有台灣人認清唯有透過祖國的強大,台灣才能免受列強帝國主義的宰制與利用,台灣人才可以不再悲情。

文章來源:《觀察》雜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