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

《祖國文摘》文章─從抗戰戲劇看黨國史觀中的失敗主義

今年是七七抗戰77週年,在長年去中國化教育的影響下,台灣上下除了少數民間團體以外,幾乎沒有人關心這件事。在幾場民間主辦紀念七七抗戰的活動中,比較大型的要算是夏瀛洲將軍的中華民族團結協會所舉辦的,「烽火歲月—向抗戰勇士致敬」紀念七七抗戰77週年的音樂劇。只是劇中的主軸不脫長期以來國民黨黨國宣傳的史觀,不外乎英烈千秋的張自忠與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。

故且不論這齣戲其他的一些小問題,例如讓人感覺頗為多餘的〈玉山之歌〉,夏將軍的辛勞還是值得肯定,畢竟如今在台灣願意花這樣的心血,為抗戰製作這麼龐大的戲劇已屬不易,但為何黨國史觀中的抗戰,永遠都是英烈千秋與八百壯士呢?八年抗戰可歌可泣,結果只有居指可數的兩場會戰值得歌頌?不也太奇怪了嗎?

強調悲劇英雄
過去上尹章義老師的課時,尹老師常舉丘逢甲的詩句「宰相有權能割地,孤臣無力可回天」做例子,說明為什麼國民黨喜歡失敗的英雄,因為借由悲劇英雄可以證明,蔣介石同樣是位孤臣無力可回天的無奈英雄,免去了檢討蔣是否消極抗戰,以及丟掉大陸的責任,在這樣的思維下,張自忠與八百壯士這種「失敗的英雄」,就是黨國所需的優質戲劇角色。

張自忠與八百壯士這種「失敗的英雄」,就是黨國所需的優質戲劇角色
張自忠不是黃埔嫡系,屬於馮玉祥的西北軍系,本不會是黨國宣傳系統會關照的人物,但他被迫擔任冀察政務委員會下的北平市長,七七事變後仍虛與委蛇的與日本人周旋,這與蔣忍受各界批判,仍堅持先安內後攘外的不抵抗政策,實在太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張自忠逃離北平後,率領部隊奮勇抵抗日軍最終以身殉國,更符合蔣對於部將的期許,他希望人人都學張自忠不成功變成仁,這在後來國民黨捏造太原五百完人、康澤壯烈成仁等故事中可以看出。

八百壯士可歌可泣,但還有更正面的勝利英雄到那去了?
八百壯士也是同一個氛圍底下的產物,蔣在七七事變後為了扭轉華北戰場的頹勢,投入了大量的部隊向上海地區的日軍發動了攻擊,國軍將士們英勇奮戰驚天地泣鬼神,但仍難敵日軍的增援,國軍不得不向南京撤退,留下謝晉元的孤軍死守四行倉庫。四行倉庫並不算一場大型的會戰,實際作戰過程只有四天,守軍日後的際遇頗為淒涼,但他是蔣以及國府雖在戰場上敗給日軍,確仍屹立不倒的精神象徵,同時也可藉此消弭批評蔣在淞滬戰場上指揮失當的疑慮,因此備受黨國宣傳系統的推崇。

消失的抗戰英雄
不論是自九一八起的抗戰十四年,或是七七事變開始的八年抗戰,這麼長的時間裡國軍不是沒有打過重大的勝仗,最有名的要算是反攻緬甸時的駐印軍與滇西遠征軍,但壞就壞在此兩軍都犯了政治不正確的罪。駐印軍不用說,大名鼎鼎的孫立人將軍誰沒聽過,偏偏他來台後竟然意圖「兵變」,如此大逆不道之人豈能歌頌,於是駐印軍在抗戰戲劇中消失了。滇西遠征軍的兩大主要將領衛立煌與宋希廉,一位身背國共內戰丟失東北的罪過,大陸淪陷後不但拒絕來台,甚至返回北京擔任國防委員會的副主席,黨國宣傳系統當然不可能再談起他。宋希廉雖是嫡系中的嫡系黃埔一期,但兵敗西南又沒殺身成仁,全然不是蔣要的「軍人楷模」,因此滇西遠征軍也消失了。

令日軍聞風喪膽的「東方隆美爾」孫立人,因為「兵變」因此消失於黨國的宣傳體系中
左三的新38師長李鴻一到台灣沒多久,連罪名都沒有即被逮捕下獄一關25年
(關了18年之後才收到起訴書,21年後才被判刑)
類似的案例實在不勝枚舉,例如台兒莊大捷的李宗仁,在黨國歷史記錄上屢次反蔣,也因與蔣不合所以甚少被提及。創造長沙大捷的薛岳,同樣有著反蔣的「不光彩」紀錄,黨國體系自然對他的功勞按下不表,所以長沙大捷同樣很少出現在黨國歷史中。百靈廟大捷的傅作義,雖然在綏遠英勇抗敵,但後來在內戰中的平津戰場,傅作義選擇了和平解放,黨國對他恨之入骨,那還會再提到他的任何貢獻。

哈里森·福爾曼(Harrison Forman,美國合眾社、倫敦泰晤士報的記者),鏡頭底下攻克日軍碉樓的八路軍
敵後戰場更不用說了,打到後頭整個淪陷區幾乎是老共的天下,中共當然對此自豪不已,並且大肆強調敵後戰場的貢獻,敵後二字幾乎成了中共的代名詞。此外敵後戰場又牽涉到抗戰結束後,裁撤游擊部隊不當的問題,黨國的抗戰宣傳中當然不可能會有敵後戰場的存在,這也讓在敵後苦撐八年的英雄們,如高芳先將軍、李先良(戰時青島市長)等人的功績,幾乎難以被述及。黨國史觀的抗戰史,是一段試圖遺忘夢魘的抗戰史,是用消去法來看待的抗戰史,由於只有悲劇英雄適合出現在黨國宣傳系統中,所以多年來的抗戰宣傳與戲劇,永遠只有英烈千秋與八百壯士了。

忽視反攻成果
抗戰後期國軍與共軍已開始由守轉攻,不只駐印軍與滇西遠征軍在緬甸擊潰日軍。國軍初建成的傘兵部隊亦開始空降敵後,包括廣東的開平、廣西的丹竹、湖南的衡陽,都是傘兵健兒發起突擊,吹響全體國軍反攻號角的前哨戰。甚至包括汪偽政府旗下的部隊,都接獲了軍統的指示,準備接應美軍的登陸,一旦美軍登陸,所有的偽軍立即反正,向日軍發動反攻。

抗戰後期國軍與共軍都已開始由守轉攻,只是這些都不會出現在黨國的宣傳作品中
只是在前述扭曲的心態下,太多問題牽扯到政治就更複雜,如傘兵第三團國共內戰期間的叛變,國府與偽軍間曲線救國的默契…等,讓黨國系統對於國軍的反攻,彷彿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,加上「不能忘記」黨國元老的功勞,因此乾脆一股腦將勝利的原因送給老美,結果蔣夫人赴美演說成為扭轉抗戰的關鍵,美國的原子彈是打敗日本的唯一因素,就這樣國軍反攻的偉大史實,同樣在抗戰戲劇中蒸發了,整場抗戰歷史就像一部限制級的電影,被電影審查員剪得七零八落,才成為一般民眾看到的抗戰史,缺乏了愛國熱血、喪失了民族氣節、更不具絲毫英雄主義。在這樣畸形的養成教育下,莫怪乎當今的國民黨人物始終死氣沉沉,不具任何戰鬥能力。
如傅作義與衛立煌這樣有功的抗戰將領,由於記錄「不光彩」因此都被黨國宣傳體系給抹去
郝柏村在七七抗戰77週年的紀念日,參訪了位於北京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,對於陳述的抗戰歷史大表不滿,並強調「抗戰是蔣委員長所領導的」。郝院長的發言固然沒錯,但當我們要求大陸正視抗戰歷史,正視國府貢獻的同時,我們自己正視抗戰歷史了嗎?連國府部分將領的貢獻我們都略過不談,還好意思要中共正視國府的貢獻嗎?更遑論要正視抗戰時期共軍在敵後所做的貢獻了,我們真有勇氣面對嗎?或許先跳脫黨國史觀,把我們自己的抗戰史實公正的審視一遍之後,會對兩岸未來的抗戰史論述能比較有所幫助。 

文章來源:《祖國文摘》

3 則留言:

  1. 在 Google Search 可以發現非常多新資訊 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太原保卫战的王靖國將軍守城拒降, 共軍遣其姐劝降仍遭拒, 城破被俘, 次年(1950)病逝於獄中, 无人提及, 仅知太原500完人。

    回覆刪除